1912年的歷史,今天我親身體驗
看到了鐵達尼在完成之前所發生的事
感受了鐵達尼在處女航時的熱鬧情景
體驗到了鐵達尼船了的豪華震撼裝潢
然後隨著鐵達尼一起沉沒
1912年,鐵達尼在完成之前爆發了煤礦工罷工事件
供應鐵達尼的煤礦因此不足
導致鐵達尼差一點就要取消處女航的時間
後來白星線(製造鐵達尼的船廠)的董事長緊急調動煤礦
從奧林匹克(鐵達尼的姐妹船)及其他船只調走大量煤礦
(其實奧林匹克號和鐵達尼號是同時期一起建造
當時為了建造這兩艘船,白星線還特地把船廠的三道滑水道改成兩道)
但是由於鐵達尼號裡的一些設施加上媒體的大肆渲染
鐵達尼被標上了『不沉之船』的稱號
鐵達尼大致上被分為7層(如果我沒記錯的話)
裡頭設施有泳池,咖啡廳,健身房,抽煙間等
由於當時貧富分化很明顯
所以那時候乘搭鐵達尼號的很多乘客都是有名人士
不是發明家就是作家
不然就是明星就是政治家或商人之類的
因此頭等艙都是由這些人士定住
而次等艙是由律師,教師,醫生等定住
而三等艙則由較低等人士定住
頭等艙及次等艙有權利可以享有船上的各種設施
及各自的房間都會有洗澡間
而三等艙沒有權利享有船上的設施
房間也沒有洗澡間
只能用公共洗澡間與船員共用
以當時來說這是很好的福利
因為在其他的郵輪上三等艙是沒有權利享有『洗澡』這個福利
但是這麼多人要怎麼洗呢?
『一周一洗』對當時的他們來說是很普遍
所以這並不是問題
頭等艙在房裡享有私人空間
次等艙必須同性同住一間房(沒記錯的話是這樣)
而三等艙必須四人共擠一小間房
而且是和三個完全不認識,語言不通的陌生人一起住
在船的最低層就是煤礦爐之處
煤礦爐是負責燒煤礦,以熱力轉為船航行的動力
其實煤礦爐這裡設有六道手動隔水牆
就如果船底破洞進水時
這些手動隔水牆都能及時防止海水襲入
這也就是為什麼鐵達尼號會被標上『不沉之船』
在了解完整個鐵達尼號的構造和乘客後
就到了鐵達尼沉沒的那一天
沒記錯的話應該是4月12號凌晨之前(沒錯!都是記的==)
鐵達尼號他們已經遇到了3次之多的冰山
直到第4次遇到才撞上
原本船上是設有32艘救生艇
但是為了節省開銷拆了大約一半以上
(其實32艘救生艇已經超出了當時的英國法律規定,
但是拆去大約一半後依舊還是超過法律規定)
其實鐵達尼號不會有那麼多的遇難者
因為當船員把救生艇放下逃生時
很多乘客不要離開
因為他們一直相信鐵達尼是『不沉之船』
導致第一次降下的7艘救生艇原本可以一次載滿430位乘客
卻只有160位乘客願意乘搭
甚至一艘救生艇可以乘坐65人卻只有19人乘搭的窘境
當鐵達尼號斷成兩半沉沒後
由於氣溫的關係
很多原本抱著浮物的遇難者被凍死
(因為鹹水要形成冰必須在很冷的條件下才能形成)
並不是很多遇難者都是溺斃而死
鐵達尼號從1912年4月沉入海底後
英國和美國在經過緊密的會議後開出了很多的規定和措施
防止在有類似的情況發生
1985年9月
鐵達尼在海底躺了73年後才被發現
船頭和船尾在海底的距離有800公尺那麼遠(沒記錯的話)
『保護鐵達尼』的團體(即R.M.S titanic)
在1987,1993,94,96,98,00和04年展開多次潛水打撈計劃
共打撈出了5500件物品
由於鐵達尼的殘骸在海底很深處
導致沒次的打撈行動都不能順利進行
看了很多很多從鐵達尼殘骸打撈出來的東西
會發現其實一百年前的盤碟其實很美
一百年前的鈔票比現在的支票還要大
一百年前轟動一時的船
現在只能靜靜的躺在海底的深處
等待被腐蝕